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儘管黃金行業剛剛結束黃金需求創紀錄的一年,但全球央行對黃金的需求並沒有顯示出放緩的跡象。
該行業協會在其《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中表示:“2025年,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很高,央行很可能再次將黃金視為穩定的戰略資產。”
這一展望出爐之際,世界黃金協會在協會報告中提到,去年央行的年需求創下歷史新高,央行“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吸納黃金”。然而,由於金價飆升,黃金珠寶的需求有所下降。
報告指出:“我們預計央行將繼續主導市場,黃金ETF投資者也將加入其中。珠寶需求將繼續承壓,我們可能會看到回收黃金的增長。礦產供應預計將保持強勁。”
根據報告,央行去年購買了1,045公噸黃金,按照週二的金價計算,價值約960億美元,其中波蘭、印度和土耳其是最大的買家。央行已連續15年是黃金的淨買家,但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年購買速度大約翻倍,央行尋求將儲備從美元資產中重新平衡。
世界黃金協會的高級市場策略師John Reade表示:“需求方面最大驚訝是,央行去年購買1,000噸黃金。央行的購買廣泛超出了我們年初的預期。”
在烏克蘭和中東衝突中,投資者尋求避險,加上央行轉向降息,去年黃金價格上漲27%。根據報告,黃金總需求增長了1%,達到歷史新高4,974公噸。
儘管金價上漲,但珠寶消費受挫,下降了11%,降至1,877公噸。中國在需求下降中占了大部分,珠寶需求在過去三年中第二次落後於印度。
Read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仍然是最大的黃金市場——儘管珠寶需求大幅下降,但投資需求有所增加。”他補充道:“兩者之間的比例幾乎可以作為衡量中國經濟情緒的粗略指標。”
根據報告,如果中國人民銀行繼續宣佈購買黃金,投資者情緒可能會改善。央行的購買動機通常比其他投資者更具戰略性,過去15年的拋售相對較少。因此,這些機構對價格變動的反應較少,成為黃金價格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