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週四(10月30日)最新報導稱,當地時間週四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釜山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舉行會晤,會晤正式開始。
美國彭博社週四報導稱,烏克蘭及其盟友呼籲特朗普就中國支持俄羅斯一事向習近平施壓。與習近平的會晤,將是對特朗普在多大程度上準備對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採取強硬立場的一次重大考驗。
(截圖來源:彭博社)
在宣佈對兩家俄羅斯大型石油公司實施制裁一周後,特朗普有機會向中國施壓,要求其限制購買俄羅斯石油,從而打擊莫斯科在烏克蘭戰爭中賴以生存的關鍵能源收入。
![]()
特朗普曾表示,他將在與習近平會晤時提出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以此作為他重新努力結束烏克蘭衝突的一部分。
但對中國買家施加重大壓力以限制其購買俄羅斯石油,可能會引發北京方面的報復,因此這項行動的優先順序可能低於其他經濟議題,例如他在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高層會談中努力推動的更廣泛貿易協議。
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高級地緣經濟分析師Chris Kennedy表示:“鑒於目前正在進行的微妙的貿易談判,特朗普可能並不想這樣做。如果局勢升級,中國可能會採取多種措施。”
中國是俄羅斯原油的最大單一買家,並在普京在烏克蘭的持久戰爭引發多輪西方制裁後,成為莫斯科能源產業的重要生命線。
儘管中國一貫表示不承認美國的單邊限制措施,但中國的大型企業仍然謹慎,擔心捲入次級制裁並失去進入美國金融市場的機會。
儘管如此,習近平會晤還是為特朗普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能夠重振烏克蘭和平談判。
就在一周前,白宮將俄羅斯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 PJSC)列入黑名單,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對俄羅斯實施的首次重大制裁——這令長期以來一直呼籲美國對莫斯科施加更大壓力的歐洲人和烏克蘭人歡欣鼓舞。
對特朗普而言,挑戰在於制裁要想產生任何效果,就必須得到執行。而執行制裁就意味著要懲罰主要買家——中國和印度。
馬里蘭州民主黨參議員克裏斯·範霍倫(Chris Van Hollen)本周在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一次演講中表示:“關鍵在於執行——他們可以選擇是否執行,這完全取決於他們是否認真執行。”
特朗普的新制裁已經讓兩國的石油巨頭感到不安。美國可能通過針對中國主要的石油煉化企業和貿易公司、打擊將俄羅斯原油運往海外市場的所謂“影子船隊”,或制裁處理相關交易的中國銀行,來加大對習近平的壓力。華盛頓此前在打擊伊朗石油出口的行動中,已經採取過類似的措施。
與過去一些曾受到特朗普施壓的小型經濟體不同,想在不付出高昂代價的情況下對中國施加影響並不容易。
北京此前已利用其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來報復特朗普的關稅措施,而且完全可以再次這樣做。
中國還可能暫停未來對美國大豆的採購,或破壞特朗普推動的TikTok交易。
此外,要求北京停止對俄羅斯的經濟支持是否會奏效也尚未可知——畢竟此前的拜登政府曾嘗試過,但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