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10月23日),美國對俄羅斯兩大能源供應商 Rosneft 和 Lukoil 實施制裁,令全球油市震盪,原油價格一日內大漲約 5%,觸及兩周以來高位。此舉促使中國及印度的能源企業開始討論削減俄羅斯原油進口,從而加劇全球供應預期緊張。
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價格上漲 3.40 美元,漲幅約 5.4%,收於每桶 65.99 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上漲 3.29 美元,漲幅約 5.6%,收於每桶 61.79 美元,均創下自 10 月 8 日以來最高收盤價。
資本經濟(Capital Economics)首席氣候與大宗商品經濟學家 David Oxley 表示:“美國對 Rosneft 與 Lukoil 所宣佈的制裁,是對俄羅斯能源部門的重大升級,可能成為令全球原油市場明年轉為供給赤字的重要衝擊。”
![]()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數據,俄羅斯在 2024 年仍為全球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僅次於美國。
除了原油價格攀升外,美國柴油期貨上漲近 7%,推動柴油裂解差價(crack spread,衡量煉油利潤率)升至 2024 年 2 月以來高位。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制裁意味著中國和印度這些俄羅斯原油的重要買家,其煉廠若繼續從被制裁企業採購,將面臨被排除出西方銀行系統的風險。
丹麥盛寶銀行(Saxo Bank)分析師 Ole Hansen 表示,由此中國國營大型石油公司已暫停從上述兩家被制裁公司採購海運俄羅斯原油,這進一步推升了油價。
與此同時,科威特油長指出, OPEC準備通過撤回減產措施來抵消市場可能出現的短缺。
俄羅斯總統普京則表示,全球市場替代俄羅斯原油仍需要時間。
他說:“這是當然對俄施壓的嘗試。但沒有自尊的國家和民族會在壓力下做出決定。”
美國則表示準備進一步行動,並敦促俄羅斯立即同意在烏克蘭的停火協議。
美國投資銀行 Raymond James 投資策略分析師 Pavel Molchanov 提醒,迄今為止美國和歐盟的各種制裁“實質上並未影響俄羅斯的出口能力,因此我們懷疑此次制裁是否具備顛覆性。但克里姆林宮可能將不得不採用更為隱蔽的方式出口其石油,從而提高成本。”他指出,俄羅斯出口約占全球石油供應的 7%。
瑞銀集團(UBS)分析師 Giovanni Staunovo 指出,制裁對油市的影響將取決於印度的應對以及俄羅斯是否能找到替代買家。印度作為戰後大幅增購折扣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目前據產業消息,其煉廠正準備大幅削減俄羅斯原油進口,以遵守美國對 Lukoil 與 Rosneft 的新制裁。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最大私人煉油商 Reliance Industries 計畫完全減少或停止此類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