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11月3日),國際油價波動不大,市場在OPEC 小幅增產決定與明年一季度暫停進一步增產計畫之間尋求平衡,同時評估亞洲製造業疲軟與潛在原油過剩風險的影響。
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12美分,漲幅0.2%,收於每桶64.89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上漲7美分,漲幅0.1%,收於每桶61.05美元。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 )周日同意自12月起小幅增產13.7萬桶/日(bpd),同時計畫在2026年第一季度暫停進一步增產。
![]()
歐洲金融機構SEB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這一調整不會改變2026年油市的潛在供給過剩預期,但體現出OPEC “仍關注價格穩定”。
“這說明OPEC 並未放棄對價格的掌控,這意味著2026年不會成為油市的‘血戰之年’或‘墳場’,”SEB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
摩根士丹利上調油價預期 IEA與OPEC對明年展望分化
摩根士丹利週一將2026年上半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由57.5美元上調至60美元/桶,理由是OPEC 決定在明年一季度暫停配額上調,以及俄羅斯油氣資產的最新動向。
此前,國際能源署(IEA)在上月報告中預計,全球原油市場明年可能出現高達400萬桶/日的供應過剩;而OPEC則預計2026年全球供需將基本平衡。
在阿布扎比召開的石油會議上,多位歐洲能源公司CEO警告市場不應過度看空原油價格。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分析師表示,俄羅斯供應仍是市場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美國制裁俄羅斯能源巨頭俄油公司(Rosneft)和盧克石油(Lukoil)、以及近期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事件後。
周日,一架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黑海重要原油港口圖阿普謝(Tuapse),引發火災並造成至少一艘油輪受損。
亞洲製造業疲軟拖累需求 中國原油消費增速放緩
最新商業調查顯示,亞洲主要製造業中心在10月仍面臨需求疲軟與出口放緩壓力,削弱了該地區對原油的需求增長勢頭。亞洲是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費市場。
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TTEF.PA)首席執行官帕特裏克·普揚內(Patrick Pouyanne)週一表示,中國原油需求自2020年以來增速明顯放緩,因中國正在向綠色能源轉型。不過,他仍看好印度(India)長期的能源需求增長前景。
美元走強施壓油價 美聯儲立場仍偏緊
美元指數(DXY)週一維持在三個月高點附近,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對其他貨幣持有者而言更昂貴,從而對油價形成一定壓力。
美聯儲官員不斷就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提出相互矛盾的觀點,由於聯邦政府暫停發佈數據,這場辯論在央行下次政策會議之前應該會更加激烈。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奧斯坦·古爾斯比週一表示,由於通脹率仍遠高於央行2%的目標,他並不急於再次降息。
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瑪麗·戴利週一表示,她支持美國央行上周的舉措,並希望仔細研究即將公佈的數據,以評估在 12 月 9 日至 10 日的會議上是否有必要再次降低借貸成本。
由於新訂單持續低迷,加上進口商品關稅的影響,供應商向工廠交付原材料的時間延長,美國製造業在10月份連續第八個月萎縮。
地緣因素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表示,美國軍方可以向尼日利亞部署軍隊或進行空襲,以制止他所稱的在這個西非國家(歐佩克成員國和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發生的大規模基督徒被殺害的事件。
尼日利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也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
分析人士指出,此舉若付諸實施,可能為全球原油供應鏈增添新的地緣政治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