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周四(10月9日)报道称,中国出台了针对稀土及相关技术的全面新出口管制措施,以保护和利用其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截图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商务部于周四宣布的限制措施,将首次建立“中国版”的美国《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华盛顿此前正是依靠该规则,阻止第三国向中国出口与半导体相关的产品。
根据新规定,外国公司必须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才能出口含有微量中国稀土矿的产品,或使用中国的稀土提取、精炼或磁铁制造技术生产的产品。
中国商务部网站周四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决定即日起对稀土相关技术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规定明确,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以及相关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升级等技术,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出口非管制的货物、技术或者服务,出口经营者明知其用于或者实质性有助于境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活动的,应当在出口前向商务部申请两用物项出口许可。未经许可也不得提供。
公告指出,出口经营者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向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
中国表示,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并防止“稀土材料在军事和其他敏感领域被滥用”。
商务部还表示,发现一些海外公司将原产于中国的稀土材料和技术转让给他人用于军事用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安全。
中国商务部公告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违反公告的行为,提供中介、撮合、代理、货运、寄递、报关、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金融等服务。中国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未经许可不得为境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活动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和支持。
不过公告指出,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技术、基础科学研究中的技术或者普通专利申请所必需的技术不受公告管辖。
在西方国家竞相实现稀土生产供应链多元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之际,此举使北京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拥有新的筹码,能够对整个产业链施加更大控制力。
《金融时报》称,这些管制措施标志着中国首次建立具有域外效力的出口管制体系,从而扩大其对在海外使用的中国材料的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