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正囤積全世界的黃金!背後的隱藏動機是什麼?

2023-11-06

儘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但隨著中國尋求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中國央行一直走在國際市場上黃金購買量激增的最前沿。

根據行業機構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數據,中國在2022年生產了375噸黃金,但在2023年前9個月,其國有銀行收購了181噸黃金,而全球央行購買的黃金總量為800噸。

截至7月,中國的黃金儲備估計為2113噸,僅次於美聯儲的8133噸,目前占其申報總資產的4%。中國央行已連續11個月增加黃金儲備。

儘管國際觀察人士無法瞭解中國持有和購買黃金的全部規模,但專家們表示,中國對黃金的興趣增加,是一段時間以來,在金融和地緣政治動盪之際,人們普遍遠離以美元為基礎的資產的一部分。

美媒:中國正囤積全世界的黃金!背後的隱藏動機是什麼?

(截圖自新聞週刊)

他們說,中國的淘金熱可能不是為了影響美國經濟,而是為了在債券市場低迷、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之際,用一種穩定且高度可售的資產來支撐自己的財政狀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告訴《新聞週刊》:“這可能是一種多元化戰略,可能是為了減少他們對美國可能對中國金融體系實施的任何潛在制裁的脆弱性。”

“我認為他們看到了俄羅斯發生的事情,他們看到了伊朗被切斷國際金融網路的情況。他們一直在推動人民幣成為一種國際貨幣——他們目前還不太走運,但這肯定是他們的長期目標——他們希望削弱美元的作用,因此,他們的官方外匯儲備多樣化,減少美元的儲備,這似乎完全合乎邏輯。”

自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上空出現間諜氣球以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一直在醞釀,並受到兩國之間正在進行的貿易戰的推動。

在美國,對圍繞中國的國家安全擔憂也變得更加敏感。自間諜氣球事件以來,人們對中國購買美國空軍基地附近的土地提出了質疑,同時它還被指控竊取美國的農業技術和知識產權。

但支撐中國的財政以應對與美國潛在的外交危機並不是中國大舉收購黃金的唯一潛在原因。

“我認為這是一個投資決定,純粹而簡單,”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的經濟學家、研究員朱利安·傑索普(Julian Jessop)告訴《新聞週刊》。“一段時間以來,各國央行一直在分散美元資產,所以這是一個更廣泛趨勢的一部分。事實上,隨著美國國債市場暴跌,最近從美國政府債券轉向黃金是一筆不錯的交易。”

為了應對大流行後的通貨膨脹,許多央行提高了利率,這反過來影響了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從而降低了此類投資的回報。這導致全球範圍內的政府債券市場暴跌,原因是十多年來從未出現過高收益率。

相比之下,黃金被視為一種相對穩定的投資,能夠在通脹面前保值。自1971年以來,黃金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約5700%。因此,根據美國黃金交易商Gainesville Coins的數據,全球黃金儲備在6月達到38764噸的峰值也就不足為奇了。

拉迪說:“大多數央行都擔心資產的穩定性、資產的流動性等等。”“很少有央行會為了回報最大化而管理自己的外匯儲備。”

從理論上講,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以買入黃金可能會給市場帶來波動,從而可能阻礙美國近期的經濟復蘇。不過,儘管外界懷疑中國對競爭對手採取了不正當手段,但經濟學家表示,這也會損害中國的財政狀況。

“一些人無疑會認為,這是一場政治遊戲,目的是推高美國利率,破壞美國經濟,”傑索普說。“但這也會傷害中國,因為中國仍然是美國政府債券的大量持有者,因此(將)承受巨大損失。”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如果中國減少購買美國資產,這不會傷害美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表示。“外國購買美國資產對華爾街和流動資本的大所有者有利,但對美國工人、大多數生產者、農民和中產階級不利,因為向外國出售美國資產必須用美國的貿易逆差來平衡。”

外界尚不清楚中國央行對美元資產的態度是否發生了變化。

拉迪表示,雖然官方估計顯示,過去五個月帳面上的美元資產有所下降,但“我們對他們在歐洲其他帳戶或美國財政部未追蹤的地方持有的美元資產沒有任何瞭解。”如果美國對中國資產實施制裁,不確定這些“一臂之遙”的資產是否會受到制裁。

拉迪說,對中國財政狀況的同樣模糊意味著,雖然中國央行確實購買了在中國開採的黃金,但“我們對他們在國內購買的情況的瞭解相當有限”。

儘管中國購買黃金可能是為了保護其地位免受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但中國經濟仍依賴美國政府資產來保持盈餘。

佩蒂斯說:“中國購買黃金可能是為了減少對美元的敞口,從而減少可能受到制裁的風險。”“但規模仍然很小,主要是因為美國是唯一願意並有能力維持巨額赤字的國家,是中國等國家積累盈餘的主要資產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