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10月24日),受市場對美國政府制裁俄羅斯兩大油企承諾力度產生懷疑影響,國際油價小幅下跌,此前油價曾因制裁消息大漲。
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下跌 0.05 美元,跌幅約 0.1%,收於每桶 65.94 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則下跌 0.29 美元,跌幅約 0.5%,收於每桶 61.50 美元。
雖然兩大基準此前曾因制裁公告觸發上漲逾 5%,但在交易日後段回落。即便如此,按周計仍上漲逾 7%,為自 6 月中旬以來最大周漲幅。
![]()
Again Capital LLC 合夥人約翰·基爾達夫(John Kilduff)指出:“市場重新產生疑慮:這些制裁是否會如所言般嚴厲?”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俄羅斯大型油企 Rosneft 與 Lukoil 實施制裁,以向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施壓,促其結束烏克蘭戰爭。兩家公司合計占全球原油產量逾 5%。俄羅斯根據美國能源數據,2024 年為全球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僅次於美國。
產業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中國國有大型石油公司已暫停向上述兩家被制裁公司採購海運俄羅斯原油;印度煉廠作為俄羅斯海運原油最大買家,據稱亦將大幅削減進口。Rystad Energy 油市分析副總裁賈尼夫·沙阿(Janiv Shah)表示:“尤其是流向印度的原油或將面臨風險。”他並指出,考慮到中國煉廠在原油來源和庫存方面擁有更多多樣化,面臨的挑戰則相對溫和。
科威特石油部長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準備通過提高產量來抵消市場可能出現的供應短缺。
美國表示已準備進一步採取行動,而普京則將制裁稱為“非友好行為”,表示其不會顯著影響俄羅斯經濟,並強調俄羅斯在全球市場的重要性。
英國上周已對 Rosneft 與 Lukoil 實施制裁,歐盟也批准了第 19 套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其中包括禁止自俄羅斯進口液化天然氣。歐盟官方公報顯示,中國兩家煉油廠(合計產能 60 萬桶/每日)以及中國石油香港(Chinaoil Hong Kong,隸屬 PetroChina)亦被列入俄相關制裁名單。
此外,投資者還關注下周中美兩國元首的會談,雙方致力於緩解長期貿易緊張局勢並終止互為報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