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10月8日),美聯儲公佈的9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官員強烈支持繼續降息,但在今年應降息兩次還是三次的問題上出現分歧。紀要揭示,決策層普遍認為勞動力市場正在走弱,而通脹風險已明顯緩和。
幾乎一致同意降息,就業惡化成主要理由
紀要指出,幾乎所有與會官員都認同在本次會議上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的決定。
會議後,基準利率被下調至 4.00%-4.25% 區間,為今年以來的首次降息。
美聯儲官員表示,目前貨幣政策仍具靈活性,可以在經濟出現變化時“及時應對”。
“大多數成員認為,在今年剩餘時間裏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是合適的。”
分歧焦點:年內兩次還是三次降息
在此次19名FOMC成員(其中12人擁有投票權)中,以11票對1票通過了降息決議。
不過,在未來幾個月的降息節奏上意見不一。
紀要顯示,10名官員支持年內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另有9人傾向僅再降一次。
此外,美聯儲預測材料顯示,2026年與2027年各可能再降息一次,最終聯邦基金利率或長期穩定在3%左右。
唯一反對者:米蘭(Stephen Miran)主張更激進降息
本次會議是新任理事**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首次參與FOMC會議。他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命,並在會議開始前數小時宣誓就職。
米蘭是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委員,他主張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認為當前政策過於緊縮。
會後他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是點陣圖上唯一一個主張更快、更深降息路徑的“孤點”。
官員擔憂就業疲軟,通脹壓力被認為已減弱
紀要顯示,多位官員擔心勞動力市場正在走弱,部分成員則警告當前金融條件可能並未真正緊縮,因此建議在後續降息上保持謹慎。
“多數與會者認為,當前應將利率目標區間調整至更中性水準,因為就業下行風險上升,而通脹上行風險已減弱或未擴大。”
特朗普關稅引發討論:短期推高物價,但長期影響有限
會議還討論了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
紀要顯示,儘管關稅在短期內推高物價,但多數官員認為,這不會成為長期通脹的主要來源。
市場預期:年底前至少再降兩次息
會議紀要提到,美聯儲在會前對主要交易商的調查顯示,
“幾乎所有受訪機構都預期此次會議降息25個基點;約半數預計10月會議將再降一次;大多數預期年底前至少會有兩次降息,約半數預計三次。”
政府關門令決策“盲飛”,數據缺失成隱憂
紀要還警告,美國政府關門(shutdown)導致勞工部與商務部暫停數據發佈,關鍵經濟數據如通脹、就業與消費支出暫時中斷。
若政府關門持續至10月28-29日的下一次FOMC會議,官員們將在缺乏核心數據的情況下做出政策決策。
市場定價目前顯示,投資者幾乎確信美聯儲將在10月與12月各降息一次,但數據真空期可能成為政策不確定性的新風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