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董事總經理兼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巴特·梅萊克(Bart Melek)表示,黃金有極大機會在短期內觸及每盎司4000美元水準。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央行需要大量增持黃金,以使儲備占比接近主要發達國家。
“現在是進入貴金屬行業的絕佳時機。”梅萊克週二在接受BNN彭博(BNN Bloomberg)採訪時指出。“我此前就表示過,黃金突破4000美元是完全可能的。主要原因在於美聯儲正持續放鬆貨幣政策,隨著我們進入2026年,預計今年還有一次,甚至兩次降息,儘管美聯儲主席在週二講話中並未完全確認。”
週三(9月24日)亞洲盤面中,黃金一度升至每盎司3779.29美元的高點,但進入北美交易時段回落。現貨黃金最新報每盎司3727.77美元,日內下跌0.96%。
(圖源:FX168)
美聯儲分歧模糊降息路徑
交易員正消化美聯儲官員本周釋放的分歧信號,這令降息路徑變得模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週二表示,央行在權衡未來政策時,必須同時應對勞動力市場疲軟與通脹上行風險。週三,財政部長貝森特表達了失望情緒,稱鮑威爾尚未明確制定降息議程。據英國金融時報週三報導,美聯儲古爾斯比儘管在上周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支持降息25個基點。但他最新表示,在即將到來的政策投票中,他可能不太願意支持進一步降息。
ETF資金回流與交易員補倉
梅萊克表示,他看到ETF投資者對黃金支持基金的興趣回升,持倉已遠離2月低點。“此前錯過這波上漲行情的自營和自主交易員,也可能重新入場。”他補充說,“收益率曲線陡峭化降低了持倉成本,通脹預期上升,而此前在黃金配置不足的投資者正積極重倉佈局。”
他解釋稱,美聯儲降息及更多寬鬆預期,使得借貸成本降低,推動新資金流入黃金市場。“隨著短端收益率下降,持有黃金的融資成本變得更低。”
央行買盤支撐長期上漲
在談及央行購金行為這一金價上行的重要支柱時,梅萊克強調,黃金在許多國家儲備中仍占比較低,包括中國。
“黃金約占中國外匯儲備的6.7%,而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約為3.7萬億美元。”他說,“即便中國將黃金占比翻倍至15%,仍遠低於美國的72%或德國的大約70%。俄羅斯的儲備量也很高,波蘭等國同樣在增持。”
梅萊克表示:“這意味著市場上仍有數百萬盎司的黃金需要被買入。這類計畫往往是數十年的過程,而非一兩年。如果中國加快進度,金價可能會沖至6000至7000美元,但整體趨勢將是漸進且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