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7月15日),國際油價小幅回落,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設定50天期限要求俄羅斯結束烏克蘭戰爭、以避免制裁的舉動,緩解了市場對原油供應中斷的擔憂。
布倫特原油合約下跌50美分,跌幅為0.72%,收於每桶68.71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合約下跌46美分,跌幅為0.69%,收於每桶66.52美元。
瑞銀大宗商品分析師喬瓦尼·斯陶諾沃(Giovanni Staunovo)指出:“市場此前擔心特朗普可能立刻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而現在他給予了50天的緩衝期。這種對供應緊張立刻加劇的擔憂已經消散,這就是主要的市場驅動因素。”
原油價格一度因可能制裁而上漲,但在特朗普設定50天窗口期後隨即回吐漲幅,市場對短期內避免制裁的可能性抱有希望。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週二在報告中指出,如果制裁最終實施,“將徹底改變全球原油市場前景”。
ING指出,中國、印度和土耳其是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他們將不得不權衡購買打折俄油的收益,和可能失去對美出口的代價。”
特朗普週一宣佈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武器援助,並在此前週六表示將從8月1日起對來自歐盟和墨西哥的大多數進口商品徵收30%關稅,同時對其他國家也發出類似警告。關稅增加了全球經濟放緩的風險,進而可能抑制燃料需求並打壓油價。
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放緩,市場預期下半年出口動能減弱、物價持續下行、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
IG集團分析師托尼·西卡莫爾(Tony Sycamore)表示,中國經濟數據雖略高於市場預期,但主要得益於強力財政支持以及企業為規避美國關稅而提前生產和出口。
Price Futures Group高級分析師菲爾·弗林(Phil Flynn)則表示:“中國經濟數據隔夜對市場構成支撐。”
與此同時,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指出,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仍將保持“非常強勁”,短期內市場將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