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週三(7月9日)發佈獨家報導稱,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決定將他所謂的“對等關稅”的實施時間推遲至8月1日之前,包括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內的顧問告訴特朗普,如果有更多時間,就可能達成貿易協議。
(截圖來源:《華爾街日報》)
知情人士稱,隨著特朗普先前設定的最後期限臨近,包括貝森特在內的政府官員感覺,他們與印度和歐盟等多個貿易夥伴的協議正在取得進展。“對等關稅”的最初暫停期原定於週三淩晨12:01失效,但特朗普於週一將實施日期進一步推遲三周,併發出信函警告各國屆時將面臨的關稅稅率。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週一宣佈這一決定之前的那個週末,特朗普在他位於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的私人高爾夫俱樂部與盟友進行了電話和私人談話。知情人士說,特朗普當時正在權衡是應該設定一個新的8月最後期限,還是發出不設日期、僅宣佈新關稅稅率的信函。
《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從貝森特那裏聽說,一些協議已接近達成,但需要更多時間進行談判,這讓他改變了讓關稅立即生效的想法。
貝森特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有重要影響,他4月曾說服特朗普將擾亂全球市場的“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天,如今又說服特朗普再次延長期限。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表示,特朗普總統“已經明確表示: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最好的消費市場,在談判中掌握著主動權和籌碼,可以單方面為我們的貿易夥伴制定適當的關稅稅率。”
據一些瞭解特朗普對外聯絡的人士透露,特朗普在電話中告訴助手和盟友,他對與各國的談判缺乏進展感到沮喪,並指責這些國家沒有提出在他看來對美國來說足夠好的條件。
這些人士指出,特朗普私下裏辯稱,他正乘著簽署“大而美法案”和轟炸伊朗的勢頭,希望借此在貿易政策上取得勝利。
知情人士透露,最終,特朗普決定將這幾封信函連同延期一起發出,作為一種談判策略,以迫使貿易夥伴在最後一刻做出讓步。
週二,特朗普表示預計將會發出更多信函,並補充說,他大約還有兩天時間就會向歐盟發出信函。美國和歐盟官員仍在保持密切聯繫。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後來在CNBC上表示,預計未來兩天內將有15至20封新的致世界各國領導人的關稅信函在網上發佈。
長期以來一直大力提倡使用關稅的特朗普表示,儘管他發佈了新的行政命令,但他仍渴望對一系列國家徵收關稅。
特朗普週二在Truth Social上寫道:“關稅將於2025年8月1日開始繳納。到目前為止,這個日期沒有變化,以後也不會改變。”
在週二的內閣會議上,他聲稱他致其他國家的信函構成了雙邊貿易協議:“一封信意味著一項協議,”他說道,同時指出他的團隊正在繼續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
特朗普週二還預告了根據另一項法律授權徵收的其他關稅,稱他將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對銅徵收50%的關稅,對藥品徵收高達200%的關稅。在關稅生效前,企業將有最多一年半的時間遷移藥品供應鏈。
“對等關稅”針對的是白宮認為貿易行為不當的國家。這些國家將面臨更高的稅率,以取代特朗普已對幾乎所有美國進口產品徵收的10%全球基準關稅。在許多情況下,“對等關稅”與對美國出口產品徵收的關稅不匹配。
白宮表示,“對等關稅”稅率,或適用國家的10%基準關稅,將不適用於銅或鋁等受到特定行業關稅影響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