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波蘭導彈襲擊”刺激避險 金價飆1775轉漲 “黃金結束可怕的一年空頭”

2022-11-16

黃金價格週三(16日)觸及三個月高位,此前俄羅斯導彈襲擊波蘭領土加劇對北約領導的烏克蘭衝突升級的擔憂,提振對傳統避險資產需求。在俄羅斯製造的導彈落入波蘭東部並造成兩人死亡後,投資者尋求新的避險敞口。金價1775美元轉漲,結束可怕的一年空頭宣誓勝利。

風聲鶴唳!“波蘭導彈襲擊”刺激避險 金價飆1775轉漲 “黃金結束可怕的一年空頭”

波蘭導彈襲擊這一事件標誌著俄羅斯武器首次襲擊北約領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這次襲擊是戰爭“非常重大的升級”。北約成員國表示,他們正在審查這起事件,並警告如果襲擊是故意的,後果將不堪設想。在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最初幾天,金價飆升至兩年高位,而衝突升級可能會再次推高黃金價格。

在數據顯示美國10月生產者通脹觸及14個月低點後,美元疲軟也利好金價。該數據加上上周公佈的消費者通脹數據弱於預期,促使市場加大對美國通脹放緩的押注。這可能會導致美聯儲軟化其鷹派言論,預計央行將在12月以相對較小的幅度加息。

其他貴金屬也受益於避險買盤,白銀期貨上漲0.5%,而鉑金期貨徘徊8個月高位附近。在工業金屬中,銅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原因是對中國需求放緩的擔憂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供應趨緊的跡象。

銅期貨下跌0.2%至每磅3.8135 美元,在中國新冠病例激增引發人們對全球最大銅進口國新封鎖措施的擔憂之後,本周紅色金屬價格暴跌。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近期銅供應趨緊的跡象,因為全球最大的銅礦智利埃斯孔迪達礦的工人宣佈罷工。此舉加上美國對俄羅斯出口商的制裁,預計將嚴重抑制全球銅供應。

黃金可怕的一年空頭結束

黃金市場正在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在經歷歷史上最嚴重的連敗之一之後,它在過去兩周內取得了最好的勝利之一。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該金屬價格在3月初飆升近12%至創紀錄的每噸2043美元,但隨後在上個月暴跌20%至每噸1630美元的低點,跌幅約為11%,從今年的起點開始。

持續七個多月的下跌時間幾乎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從表面上看,考慮到黃金通常作為對沖通貨膨脹的對沖工具和動盪時期的避風港的地位,在通貨膨脹一直處於高位的環境中挑戰了傳統智慧。全球主要經濟體創下40年新高,金融市場和地緣政治尤其動盪不安。

但是,對於價格暴跌的原因有一個很好的解釋。自今年年初以來,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大幅”加息75點,美元一直在飆升。從年初到9月底,美元兌一攬子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升值近20%,隨後小幅回落。本月初開始出現更大幅度的下跌,並將其年初至今的漲幅降至略高於11%。

該貨幣追蹤美國利率走勢,美國10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在年初達到1.5%,然後在上月底達到頂峰,至少目前是略高於4.2%。這些債券現在的收益率為3.8%。近期美元走軟的一個因素也可能是其他央行出售其以美元計價的儲備以支撐本國貨幣並削弱強勢美元的影響。美元走強導致能源、食品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均以美元計價),以及美元計價債務的償付成本急劇上升,從而導致其他經濟體出現輸入性通脹。

日本一直在出售其持有的部分美國國債,以干預貨幣市場以支撐日元。中國也減少了美元持有量。受美元走強影響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也可能是美元計價資產的賣家。因此,黃金與美元和美國利率之間存在很強的負相關關係。

黃金不產生收入,因此持有它會產生機會成本,或者如果它是融資的,那麼如果利率上升,融資成本就會增加。美元的飆升也增加了以其他貨幣購買金條的成本,因為黃金再次以美元計價。

通貨膨脹緩解,加密大屠殺

本月價格已經反彈,因為市場已經確信美聯儲即使沒有戰勝通脹,也已經開始控制通脹。上周的美國通脹數據似乎表明通脹雖然仍處於令人不安的高位,但已經見頂。

上周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債券收益率回落,美元大幅走軟,不出所料,金價上漲約 4%。加密資產市場的大屠殺也可能產生了影響,黃金和加密貨幣通常被視為股票和債券的主要替代品。

儘管今年大部分時間金價都在低迷,但這並不是因為缺乏買家。在截至9月的九個月裏,購買1181噸黃金,比去年同期增加約28%。各國央行在9月季度購買399噸,將今年前9個月的購買量提高至673噸。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這比1967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全年都多。

之前的紀錄是中央銀行在2018年同一季度購買241噸黃金,或許是因為低迷的價格吸引了擁有美元儲備的央行介入,但央行購買量的激增也可能與烏克蘭戰爭和美歐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有關,特別是在衝突開始時。

作為對入侵的回應,西方凍結了俄羅斯在海外持有的價值9460 億美元的黃金和外匯儲備的一半以上,這是針對G20成員的前所未有的舉動。這在其他地方敲響了警鐘。儘管俄羅斯自己淡化了有關它可能會利用其從入侵後油價飆升中獲得的部分意外收益來購買黃金的猜測,但如果其他人將黃金視為一種購買黃金的方式,那就不足為奇了。

明顯的買家

中國和俄羅斯沒有透露他們的黃金購買量,但中國顯然是一個潛在的買家,因為它已經受到一些使用美國的制裁,關於在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和中國對待維吾爾人,全球金融的主導地位作為杠杆,貿易數據表明中國一直是大買家。

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和印度等確實報告了購買情況並一直在購買的其他國家,但他們的購買量僅占9月季度揮霍的四分之一左右。除了中國,也許還有俄羅斯,對其他潛在買家的猜測主要集中在中東,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

從理論上講,接近歷史最高水準的買盤本應在今年早些時候迫使價格上漲,但它被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對沖基金和其他私人金融買家的大量資金流出所抵消,適度的今年ETF的資金流入和更普遍的淨流出是為了應對激增,直到最近的數據,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持續上升。

如果美聯儲打破了美國通脹的支撐,那麼儘管管聯邦基金利率肯定會再上調50個基點,明年可能還會再上調一到兩次,金價前景將會趨於穩定並且顯得更加積極。這對黃金生產商來說是個好消息,幾周前隨著價格跌至他們的“全部”生產成本並且他們自己的股價暴跌,他們會變得緊張。

黃金在動盪和通貨膨脹時期作為避風港的地位,如果只是價格是晴雨錶的話,在所有金融資產都非常動盪的一年裏受到了打擊。然而,創紀錄的購買量表明價格並不是衡量該地位的唯一指標。